中国旅游在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垂钓

环球精选!我与《论语》的不解之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的父亲#我与《论语》的不解之缘父亲读书不多,因为家贫早早就参军了。但父亲爱读书,几十年来无论多忙,他总会挤出时间读书看报。父亲最喜欢的一本书是《论语》。我从小就耳濡目染,与《论语》结下了不解之缘。小的时候,家里的生活可谓清贫。母亲在二十里外的老家种田,父亲在乡政府上班,我们跟着父亲在小镇上学。做饭的任务自然落在父亲身上。我家的饭菜很简单,或者说很单调,总是:馒头、稀饭、豆腐、白菜、面条。每次吃饭,只有父亲吃得兴致勃勃。我们不敢公然抗议,但不满的情绪多少还是流露在脸上。于是,父亲在饭前就多了个项目,总喜欢抑扬顿挫地吟诵:“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那时,我的心里恨透了“贤哉”和“回也”这两个可恶的家伙,他们不改其乐,我们却是不堪其苦哦!后来再大一些,才知道原来并没有叫“贤哉”和“回也”的人,那是在赞扬孔子的弟子颜回“贫而乐”。要做到“贫而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况,我们那时有个邻居经常大鱼大肉地吃着。与我们同住一个院的有一个派出所所长,每每有诱人的香味从他家飘出,总是勾起我肚里的馋虫。我便琢磨:所长一定是一个很大的官职,至少比乡长大多了!一天,忍不住问父亲:“爸,你什么时候能从乡长提到所长啊?那样我们就可以天天吃肉了!”父亲弄懂我的意思后,语重心长地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那时,也有人拎了东西来我家,对父亲说一些感激的话。但走的时候,父亲一定要来的人把东西拎回去。若那人执意不拿,父亲总会把东西给人家送回去。母亲说父亲迂,别人说父亲傻,但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再后来,大姐中学毕业了,想让父亲帮忙找份好工作。父亲却不答应,连母亲讲情也不行。父亲坚持让大姐自己去找工作,并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我绝不会去求别人的,我希望我的孩子也是这样,你要靠自己的能力去找工作。”大姐气得哭了一大场。连母亲也直埋怨他。现在,父亲已退休在家。每天下下棋、钓钓鱼、种种菜,倒也自在。他说:“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现在就是要过从心所欲的生活。”不过,但凡父亲自己能做的事情他绝不麻烦别人,洗衣、做饭这样的事情他也样样自己动手。父亲的一生是平凡的,甚至是平淡的,但他很知足、很快活,他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回首往昔,我不能不承认父亲对我的影响,或许说《论语》对我的影响。在清贫的生活中保持快乐的心境,在富贵名利面前洁身自好,在竞争拼搏中学会自立自强。感恩父亲在我成长路上的陪伴,就这样我与《论语》结下深深的不舍之缘。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