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科创空间感受科技的非凡魅力,在古村落中感受历史的厚重……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研学旅游的队伍。近年来,我市持续推动研学营地、基地建设,丰富研学课程,着力打造具有洛阳特色的“文化+旅游+教育”研学模式。
(相关资料图)
研学团队游览中国一拖东方红工业游基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科创空间感受科技的非凡魅力,在古村落中感受历史的厚重……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研学旅游的队伍。近年来,我市持续推动研学营地、基地建设,丰富研学课程,着力打造具有洛阳特色的“文化+旅游+教育”研学模式。
整合资源推动研学营地、基地建设
走进东方红农耕博物馆,了解中国农业机械化的丰硕成果;参观亚洲最先进的大功率轮式拖拉机总装线,感受现代工业的独特魅力……近日,中国一拖东方红工业游基地推出的特色研学旅游活动吸引了不少研学团队,孩子们在沉浸式游览中了解中国农耕机械的发展脉络。
“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工业+研学’的融合发展模式,受到不少研学团队欢迎。”该基地相关负责人说,基地针对中小学生不同研学需求,推出以“感受文化底蕴,触摸工业文明”“探科技创新,寻工匠精神”等为主题的研学活动,自2016年起每年接待研学游客超过5万人次,基地先后被评为“河南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研学营地、基地作为研学旅游开展的平台,是推动研学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依托丰富的文旅资源,我市以各博物馆、旅游景区、工业科技园区等为依托,积极推动研学营地、基地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研学营地、基地68个。
我市还开展研学旅游服务机构认定工作,对研学旅游服务机构的营业条件、人员配置、服务保障等进行规范和完善,推动研学旅游服务机构提升接待能力和接待水平,完善研学旅游服务体系。
立足特色打造精品研学课程
“五一”假期以来,孟津区朝阳镇南石山村研学游热度持续攀升,不少学生团队来到这里,近距离感受唐三彩文化的魅力。
近年来,南石山村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烧制技艺为核心,开发了“萌娃闯三彩”“三彩少年团”“匠心创未来”等特色研学课程,让研学团队充分了解唐三彩文化,体验唐三彩制作过程。在前不久公布的河南省十大研学旅游精品线路中,南石山村入选“匠心独运——陶瓷文化研学之旅”。
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体验修复“文物”、陶器制作等,感受“最早的中国”;在洛邑古城,穿汉服了解传统礼仪,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我市一些景区、博物馆纷纷推出特色鲜明、体验感强的研学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研学旅游产品不是简单的文旅资源堆砌,而是将研学旅游资源转化为精品研学课程。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发融入洛阳历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文化传承教育等内容的精品研学课程,并通过举办研学旅游课程大赛等活动,提高全市研学旅游课程质量,目前全市研学营地、基地已开发研学旅游课程300余门。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