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在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垂钓

围宁三话丨常州天宁区激发农村农业发展活力,高质量“三农”工作推进乡村振兴-看热讯

今年以来,常州积极开展理论宣讲,推动 " 数字化 " 理论学习。常州天宁经济开发区打造 " 围宁三话 ",围绕绿色经济、人才力量和乡村振兴,通过数字赋能把党的理论讲出 " 时代味道 "" 天宁味道 "" 百姓味道 "。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常州市天宁区扎实做好 " 三农 " 工作,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谱写乡村振兴美丽篇章。

△花园村水稻种植

土地的故事:让农田变良田


(资料图片)

5 月的花园村,260 多亩地的麦子已经泛黄,麦芒在阳光下闪着金光,麦浪滚滚,在田间劳作的村民们等待麦收季的到来。

夯实耕地之基,盘活土地存量,农田变良田,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2020 年,花园村在一个月时间内完成全村范围内的大棚整治工作,并通过 " 小田变大田 ",将 460 余亩土地全部流转至村委,统一做产业规划,打造水稻、小麦、苗木、中草药天冬等专业种植基地,形成多样化种植的农业发展模式。

" 过去由于每家每户都是小块的田地,种植成本高,农民种田积极性不高。我们将小田变大田,不仅有利于机械化耕作,而且种田的综合效益也大幅提高,农田变成了良田。" 花园村党总支书记黄洪清说。

一年两熟。麦收之后,花园村又会在这些标准农田里种上水稻品种南粳 46,种出足以媲美东北大米的江南软米。" 结合本地水土条件,我们采用优质的晚稻品种,延长水稻生长期至 170 天,实现亩产 1350 斤。水稻加工成大米,米粒晶莹剔透,吃起来清香满溢,口感柔滑。常州一家上市企业有员工 1500 多人,自有食堂对优质大米的需求大。来我们村里多次考察后,与我们村签订购买协议,以每斤 6 元的价格购买近 14 万斤的大米。" 黄洪清笑着说,我们的稻米经过市场的检验形成较好的口碑,这让我们对农业种植更有信心。如今,村里专门成立了农业公司,建立了大米加工生产线,实现了农作物品牌化推广。

农村的故事:多产融合发展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只有产业兴旺了,才能让农业经营有效益,才能让农民增收致富,才能让农村留得住人,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武城村是常州新农村建设的 " 网红村 "。首先,推进农业现代化,村民的腰包渐渐地鼓了起来。免费校车护送村里的孩子到镇上上学;60 岁以上的老人不仅能领到福利金,每年都能享受免费体检,还有 " 家庭医生 " 定期问诊。村里建起了标准篮球场健身广场,书画室、棋牌室、图书室等各个特色的功能室和活动中心也都配齐,文娱活动丰富多彩。

△武城村鸡头米

同时,武城村结合 " 美丽乡村建设 " 和实施 " 乡村振兴 " 战略,绘制出一道道亮丽风景线。武城村牟家头是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有着百年历史的牟氏老宅、文化休憩长廊、环村慢行步道等休闲区,展示着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孝道文化、健康文化。武城村打造全市首家初心体验馆,开辟 VR 红韵地图、周末下午茶等村创新区域,是基层党性教育 " 排头兵 "。此外,为保护水产资源和生态环境,武城村结合河塘原有养殖环境,继续保留 200 亩鱼池,养殖各类淡水鱼、小龙虾、螃蟹等水产物,种植鸡头米、菱角等水产品,为乡村振兴带来更多生机和活力。

为了让 " 网红村 " 成为 " 长红村 ",武城村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发展乡村二、三产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多产融合发展,开启乡村的二次振兴之路。

农民的故事: " 新农人 " 扎根乡村

去年 4 月,大学毕业的李潇怀着对睡莲的热爱来到花园村,承租了 2 亩水塘种植了近百种睡莲。睡莲是一种经济收益很高的作物,每年 4 月到 11 月都是开花期,普通品种一棵大约二三十元,贵一点的则需要上百上千。

" 有不少村民问过我,睡莲怎么种,能不能赚到钱?每一次我都会毫无保留地把经验和技术分享给他们,我也希望在未来,能够通过我的分享和带头,让花园村睡莲的种植规模越来越大,带领我们的村民共同致富。" 李潇说道。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无论是培育特色农业,还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要敢于给人才一片 " 试验田 ",让其利用所学、发挥所长,创造财富,做农民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近年来,花园村在吸引人才来乡返乡创业,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方面颇下功夫。" 我刚来花园村时,村里为我物色土地、优惠租金、推广宣传等等,给予了很大支持。" 李潇说,他将扎根这片沃土,安心创业。

农村广阔天地和火热实践,是年轻人成长的最好课堂和展示风采的最佳舞台。95 后小伙牟涵杰去年从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毕业后,回乡进入武城村稻米加工厂工作。江苏理工学院组建了科技志愿服务队伍,研究生们走进田间地头,发挥专业优势,强化精准服务,打通农村科普的 " 最后一公里 "。

越来越多的人跨界来到农村,成为 " 新农人 ",让农村有了新气象。泥土芬芳里,他们逐梦乡村振兴。

贡丹芳 葛小林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