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在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垂钓

【环球播资讯】东罗马的伙友卫队介绍

[Hetaireia],翻译为“伙友卫队”,拉丁化写作[Hetaeria],其是东罗马帝国时期对近卫部队的称呼。

“伙友卫队”的意思是“由伙友组成的团队”,这呼应了古代马其顿的“伙友骑兵”和参加座谈酒会(symposia)的希腊贵族。

其中最重要的部队是王家伙友卫队(basilike hetaireia),其主要由外族人组成,在就到十二世纪与其他战团卫队(tagmata)一起成为东罗马职业常备军的一部分。“伙友卫队”一词也适用于伙友随行总管(komes tes hetaireias)所领导的军区统领将军(strategoi)的护卫小队,从十三世纪开始,“伙友卫队”在一般意义上用于豪强的武装随从,通过宣誓与他们的主人绑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王家伙友卫队”的确切起源、作用和结构尚不清楚。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就世纪初,是作为“亚美尼亚人”利奥五世(813-820)在征战时的侍卫。然而,还不清楚这种用法是战术性的,是指一个特定的单位,还是仅仅作为保镖的一个术语;直到狄奥斐卢斯(829-842)统治时期,这个单位才被明确证实。约翰·伯里(John B. Bury)认为这是早期的契约盟友(Foederati)的一种变体,但是这个假设被约翰·哈尔顿(John Haldon)拒绝,因为在一些资料中提到这两个单位是共存的。根据哈尔顿的说法,在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之前,其很可能是作为宵警卫队(Vigla)的一部分开始的——在早期历史中,这一战团卫队(tagma)也作为宫殿守卫。

“伙友卫队”的大部分显然是由异种民族(ethnikoi)组成的,当代的记录列出了哈扎尔人(Chazaroi)、费尔干纳人(Pharganoi)、突厥人(Tourkoi)、法兰克人和阿拉伯人。汉斯-约阿希姆·库恩(Hans-Joachim Kuehn)甚至将其称为“拜占庭外籍军团”。由于这个原因,虽然其经常与东罗马本土的“战团卫队”一起被提及,但其始终是一个独立的单位,有着自己独特的内部结构和不同的角色:“战团卫队”是职业部队,在战役中构成东罗马军队的核心,而“伙友卫队”负责保护皇帝的人身安全。

九到十世纪的“伙友卫队”被分成几个单位:根据来源有三四个单位,并由其称号来区分,至少在最初的时候,他们是在各自的伙友队长(hetaireiarches)的指挥之下。

其中的资深单位,大伙友团卫队(megale hetaireia)是在大伙友卫队长(megas hetaireiarches)的指挥之下的,而其属于被称为军队指挥(stratarchai)的高级军官,并通常被简称为“伙友队长”。在九世纪末和十世纪上半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因为他负责皇帝的安全,并被委以微妙的任务。据说未来的皇帝罗曼努斯·利卡潘努斯(Romanos Lekapenos)担任这一职务,由他的儿子克里斯托弗·利卡潘努斯(Christopher Lekapenos)继任。根据皇帝君士坦丁七世(913-959)在十世纪中期的典仪论(De Ceremoniis)当中的记载), “大伙友卫队长”和他的部队负责在战役中保护皇帝的帐篷,并与另一位宫廷官员,尚父大人(papias)密切合作,共同负责皇宫的安全。

中伙友团卫队(mese hetaireia)的存在于资料中得到了证实,而小伙友团卫队(mikra hetaireia)的可能存在的证据来自于斯蒂利亚诺斯·扎乌齐斯(Stylianos Zaoutzes)曾作为皇帝米海尔三世(842-867)统治下的小伙友卫队长(mikros hetaireiarches)。又或者说,“小伙友卫队长”指挥的单位可能与由“哈扎尔人”和“费尔干纳人”两个连队组成的野蛮部队是同一个单位,即在约975年的埃斯科里亚尔职官表(Escorial Taktikon)当中被称为第三伙友卫队(trite hetaireia)的军事单位。历史学家沃伦·特里高德估计,在十世纪初,“王家伙友卫队”的总兵力为1,200人。

到了十世纪初,“伙友卫队”的荣誉职位是一种声望的任命,可以由东罗马官员购买,并与帝国财政部门支付给头衔持有者的年金薪酬(roga)有关。购买“大伙友团卫队”的一个职位至少花费16利特拉(litra)的黄金,但能获得40诺米斯玛(nomismata)的“年金薪酬”,而每增加7“诺米斯玛”的年金就要多支付1“利特拉”的黄金;“中伙友团卫队”的一个职位最少需要10“利特拉”的黄金,但可以获得20米“诺米斯玛”的年金;而在由“哈扎尔人”或“费尔干纳人”所组成的连队中的一个职位最少需要7“利特拉”的黄金,但也可以获得12“诺米斯玛”的年金。根据哈尔顿的说法,这可能就是伙友卫队“已经发展成为一支表演方阵,最终不再作为帝国卫队当中的战斗单位”的证据。

随着十世纪的发展,各种单位合并成一个单一的指挥的趋势变得明显,因为“中伙友团卫队”似乎已经被置于“大伙友卫队长”之下了。此后,“伙友卫队”作为卫队的重要性下降了,但这支部队是中世纪东罗马军队中幸存下来的少数几个团之一,并一直延续到皇帝曼努埃尔一世(1143-1180)的统治时期。然而,到了这个时候,其组成已经发生了变化:在十一世纪晚期,小尼基弗鲁斯·布里恩尼乌斯(Nikephoros Bryennios)报告说,伙友卫队“习惯上”是由年轻的东罗马贵族而不是外国人组成的。

“伙友队长”的职位也保留了下来,并且脱离了其军事职责,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宫廷职位:在十一世纪由几个有影响力的宫廷宦官担任,在科穆宁王朝时期由二等贵族和东罗马皇家当中的晚辈担任,如乔治·巴列奥略(George Palaiologos)。在巴列奥略王朝时期,其是由显赫的贵族成员担任的。

翻译:Mark54/君士坦丁乌斯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